走向世界筑平台
——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转型发展的需求,着力构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中国核学会努力打造“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这个高端平台。
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是集产学研用于一体,核工业领域历史最悠久、规格档次最高、影响力最大、专业性最强的大型国际交流平台。从1983年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16届。2004年第8届展览会,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亲临展览会视察参观,并亲笔题词。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邹家华、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全国政协副主席朱光亚等多次出席开幕式并参观展览。
如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已成为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进入中国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我国核工业产品技术、重大装备走向世界的窗口和桥梁,对推动落实中国核电规划、“一带一路”建设和“走出去”发展战略,带动全球核电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核工展)是我国核工业领域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和层次最高的国际性专业展览会,自1987年举办首届展览会以来,已成功举办十六届。经过30余年的发展,“核工展”已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核工业展览之一,是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进入中国的重要渠道,也是我国核工业产品技术、重大装备走向世界的窗口和平台,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指导,江泽民、张德江、贾庆林、马凯、曾培炎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展览会指导。历届展会上,国内外核工业领域的著名厂商悉数参展,技术交流和贸易洽谈均取得了良好成效,展现了我国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实力雄厚的自主创新成果,得到了中外展商和参观人士的高度评价。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今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指挥,党中央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广大科技工作者牢记嘱托、锐意创新,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为常态化疫情防控提供高效有力的科技支撑。
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战略的基石。今年是我国核工业创建65周年。65年来,我国核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一系列自主重大跨越,构筑了完整的核工业体系,形成了更高水平的核工业创新链和产业链,显著提升了我国核工业的资源整合利用水平和整体国际竞争实力。进入新时代,我国核工业迎来了自“两弹一艇”以来最为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坚持安全发展、创新发展,打造了以华龙一号、快堆、高温气冷堆等为代表的一批大国重器,正在加快实现从跟跑、并跑向领跑的重大跨越。
以“创新引领,合作共赢”为主题的2020年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由中国核学会、中国原子能工业公司、北京展协国际会展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于2020年10月12日-15日在北京展览馆成功举办,展览面积16000平方米(包括中国馆和国际馆),为期4天,有15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展,20余个国家和地的近2万名专业人士参观。
国家领导人、中国科协、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知识产权局、军委科技委等上级单位领导,英国驻华大使馆、法国驻华大使馆等驻华使馆参赞,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各大集团领导,及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等近三百人受邀出席开幕式。展览期间,更有多批政府组织、设计院、研究所等专家团组前往指导交流、行业企业、各大高校组织集体到场参观学习。
展览展示方面,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等国内大型集团、研究所及各地方展团等齐聚展会,重点展示“华龙一号”、聚变堆ITER、“玲龙一号”工程、高温气冷堆建设取得的新进展,以及CF系列核燃料元件、“燕龙”泳池式低温供热堆、龙鳞系统、海上浮动核电站、电子束辐照处理工业废水技术、“和融”等离子体气化熔融技术等科技创新成果,以及核技术应用在抗击疫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重要国际展商如西屋电气(WESTINGHOUSE)、法马通(FRAMATOME)、法国电力集团(EDF)、法国原子能委员会(CEA)、欧安诺(ORANO)、法国核能工业集团(GIFEN)等国际参展单位也全面系统展示在核电、核燃料、仪器仪表、装备制造及核技术应用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创新能力。
中国核学会多个分支机构今年首次组成核技术应用展区,展示了各技术专业的活力和成果。
延续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三位一体”的传统特色,展会同期举办了中国核学会成立40周年纪念座谈会、核技术应用论坛、国际研讨会、分支机构成立大会等重要会议。
展览期间还集中发布《四十华载·壮丽篇章——中国核学会成立40周年纪念图文集》、《中国核学会科学家画册》、《2019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2019年国外核工业与技术重大发展动向》、《2049年中国科技与社会愿景——核能技术与清洁能源》、《中国核学会标准汇编》《核能科普ABC》、《“核”你抗疫》《核学周讯》《国家行动》十本书籍及中国核学会知识产权等一大批学会学术和科普成果。
科普及公众沟通方面,展会同期举办了2020-2024年度全国核科普教育基地授牌、第三届中国核学会科普奖颁奖以及“科技助力美好生活”大型科普展。通过科普展览展示活动,吸引更多的社会公众热爱核科技、关注核科技,支持核科技事业的发展。
本届展会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进行展前、展期、展后的全方位宣传。中央电视台英文频道,北京电视台,中国能源报,中国电力报,科技日报等20余家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主流媒体采访报道,报道近60余篇。
本届核工展通过多种形式的丰富活动,为全球核能界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和合作的平台,扩大与深化世界各国的核能科技交流,促进国际核能产学研的合作发展。
2018年3月28日,以“创新•合作:核能助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开幕。重组后的新中核出展,全面展现了全产业链实力与风采。中核集团董事长王寿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在核工业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中核集团将继续加快核科技工业创新合作发展步伐,致力于核工业全产业链在全球的合作共享,努力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利益共享格局,共同为世界核能经济增长发掘新动力、新模式、新产品,促进共同发展。”
国务委员王勇莅临参观了2018年核工展。
国家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刘华,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王毅韧出席开幕式。中国核建集团总经理顾军,中核集团总工程师雷增光、董事会秘书潘建明出席开幕式。
王寿君强调,加快新时代核能开发利用,要坚持创新引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新时代核工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核能产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技术密集、知识密集。面向未来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固有安全性高、经济性好的先进核能体系,需要以创新为引领。
中核与中核建重组后的新中核展台,内容详实、亮点纷呈。从产业体系、研发能力、核安全、核能研发、国际合作、核电产业、核电工程建造、核燃料产业、天然铀产业、核环保产业等方面,全面展现了我国唯一拥有完整核工业产业体系的中核集团“强大核能实力”,同时,展示了全球领先的中国核电业绩,中核集团已实现140堆年未发生过一级及以上核安全事件,更是首次集中了包括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第四代核电先进堆型高温气冷堆、行波堆、实验快堆、超临界冷水堆,还有泳池式低温供热堆等“核电全明星”阵容,看点十足。
本届核工展历时4天,共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参观,展出面积达12500平方米,参展专家和领导超10000多人。
中央军委科技委、中央军民融合办、国际原子能机构、国家能源局、国家核安全局、中国核电发展中心、科技部ITER中心、国家核安保技术中心等相关部门领导,法国核工业企业、美国核工业企业、西加拿大核工业组织、西班牙驻华大使馆等,以及国内各大集团、院校相关人员出席开幕式。
2016年4月5日~9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暨第二十届太平洋地区核能大会(PBNC)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PBNC大会是继1987年之后第三次在我国大陆举办的全球性产业和学术研讨会。这是首次将核工展和PBNC大会安排同期同地举行,开幕式有中外嘉宾1000余人参加,是在我国举办的最大的一次国际核科技工业展览展示、科技交流和推广宣传的盛会。本次活动具有层次高、成果新、规模大的特点,会议与展览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将有助于宣传我国核科技应用的丰硕成果,加快我国核电“走出去”的步伐,促进国际核能产学研合作发展,向世界彰显中国和平利用与发展核能的信心。
第十四届中国核工业展览会主题为“发展核能科技,创建美丽家园”,展览内容包括:核电站设计和设备;核仪器仪表;核燃料循环工业设备和技术;同位素产品;辐射加工装置和技术;环境检测与环境保护设备和技术;核技术在工业、农业、医学领域等应用技术;与核相关的其他产品和服务;大型互动体验科普园地等多项展览展示、技术交流、科普作品展示及评选活动。本届展览会在往常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展示我国核科技工业“十二五”核科技创新成果,包括“华龙一号”核电站、CAP1400核电站、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中科院核科技成果、涉核高校人才培养和创新成果等。
本届展会还特别增加了公众性、科普性、趣味性内容,专设了中国核学会首届“核科普奖”获奖作品竞赛专区、“核我探秘”科普展览专区。开展公众核科普宣传,将展览展示与科普宣传密切结合起来。数十件实物模型和互动模型将首次集中面向观众展出。本次科普园地总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结合首届中国核科普奖作品展示,通过科普书籍、图文展板、互动游戏、动漫视频、模型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核科学知识,内容涵盖了核科学基础知识及能源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核技术应用、核科技发展前景等各领域的权威知识。通过展览展示活动,吸引更多的社会公众热爱核科学事业、关注核科学事业,支持核科学工事业的发展。
来自中国、俄罗斯、法国、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西班牙、瑞典、奥地利、韩国、捷克等12个国家的近300家展商将参展此次核工展。包括俄罗斯原子能公司、西屋公司、法国电力公司、阿海发公司、加拿大Candu能源公司、韩国水电核电公司等。国内企事业单位100余家报名参展,中国馆参展单位和数量大幅超过国际馆,也是历届核工展中参展商最多的一届。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中国广核集团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华龙国际核电技术公司、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涉核研究所展区单位、涉核高校展区单位、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上海核电办、四川省核电装备办、黑龙江省核电装备办、海盐县政府(中国核电城)等参展单位全面系统展示我国在核电、核燃料、仪器仪表、装备制造及核技术应用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创新能力。
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和太平洋核理事会作为本届大会的指导单位,中国核学会、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中国广核集团作为主办单位。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许达哲、美国能源部部长莫尼兹和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孙勤共同作为大会主席,来自全球40余个国家的800余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其中世界上主要核工业单位如美国能源部、美国西屋公司、法国电力公司、阿海珐公司、俄罗斯原子能公司、加拿大Candu公司和核燃料公司(Cameco)、韩国水电核电公司等国际重点核工业企业单位将派高管和科技人员参会。我国正在开拓的核电市场国家如阿根廷、南非、沙特、罗马尼亚、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高官也将派代表与会。
2014年4月15日~18日,以“清洁核能科技,助力美丽中国”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在京开幕。来自中国、美国、法国、英国、俄罗斯等40多个国家的200余家参展商将集中展示近年来世界核能发展的新技术、新成就和新能力。
本届展览会展出总面积约14000平方米,为历届之最,内容涵盖了整个核工业产业链,为全球核能界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和合作的平台。展览展示了AP1000、EPR、“华龙一号”等三代核电技术和燃料元件制造、后处理技术、核设备制造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同时将举办多场技术交流会,内容涉及核电站安全稳定运行、中国核电“走出去”战略、铀矿资源、核安全文化等问题。
本届展会还首次举办“大型互动体验科普园地”,通过科普书籍、图文展板、大型模型、互动游戏、动漫视频、网络答题等方式为公众介绍我们身边的核科学技术,搭建公众了解核工业、核能、核技术应用的友好平台。
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始于1989年,已成功举办了十二届,经过25年发展已成为中外核电技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国外先进技术、设备进入中国核电市场的重要通道和我国核技术产品展示的重要窗口。本届展会由中国核学会、中国原子能工业有限公司等共同主办。
2012年4月3日,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在北京开幕。虽受日本福岛核事故和全球经济危机影响,本届展会仍吸引了14个国家近200个国内外企业参展,总展出面积为1.3万平方米,为历届核工业展览会之最。本次展览以“科技创新、合作共赢、安全发展”为主题,展示了近年来,特别是福岛核事故之后,世界核能发展的新技术、新成就和新能力,为全球核能界提供了一个国际一流的展览贸易和技术交流平台。
开幕式上,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孙勤代表本届展览会的主办单位致辞。他表示,在刚刚结束的首尔核安全峰会上,胡锦涛主席再次向世界表明了中国将继续安全、可持续发展核能的理念。福岛核事故之后,中国政府监管部门、核电企业、技术研发单位都对促进核电的安全高效发展付诸努力。在此背景下,第十二届核工展开展,对于增强各界人士对未来核电和核技术应用发展的信心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国家核工业建设与发展的主力军,中核集团在本次展览上搭建了逾千平米的展台,以自主创新和确保安全为主题,通过集中展示中核集团福岛核事故后采取的安全措施和近年来自主创新取得的成果,彰显中核集团通过自主创新担负的确保中国核工业体系可持续发展的重任。
展览中,中核集团梳理和展示了包括超大型铀矿床勘查、CF系列核燃料元件、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ACP系列研发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实验快堆成功并网发电、我国首批国产化钴-60放射源实现市场化等一批创新成果。通过展示,观众可以看到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ACP1000、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反应堆等一批站在世界前端的核技术研发进展喜人,新型爆炸物检测装置、辐照加工技术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核技术应用产品研发取得长足进步。
本届展览会历时4天。展会期间特别围绕后福岛时代全球核安全与发展问题,举办核能高峰论坛。国际原子能机构、国家有关部门、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国家核电、西屋公司、阿海珐公司等高层领导和高级主管共同探讨核能安全发展方略,发出行业声音,为核工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围绕核安全等有关问题,核工展期间还将开展6场技术交流会。(图为:11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参观)
2010年3月23日~26日,以“绿色核能,低碳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在京开幕。本次展览会展示了近年来世界核能发展的新技术、新成就和新能力,也将为广大公众带来一场生动的核能科普盛宴。
3月24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长孟建柱专程来到北京全国农展馆,参观了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带来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核工业的亲切关怀。
本届展览会有来自中国、美国、法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俄罗斯、瑞典、日本、丹麦等15个国家的200多家展商参展,展出面积近10000平方米,为历届展览会之最。在展览会上,广大观众可以亲身感受到中国核能的蓬勃发展态势。观众通过生动的图片、模型等介绍,直观地了解了核电是否安全,核燃料是否能够满足供应,人力资源是否足够,核电科研是否能够创新发展等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本届展览会上,各国企业和专家围绕EPR、AP1000等核电技术合作,核电站蒸发器、模拟机等设备制造,核电全寿期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技术服务以及核电建造、环境保护等内容进行专题技术交流。
2008年3月25~28日。第十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在北京全国农展馆举办。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俄罗斯等14个国家的近200家厂商参加了此次展览,集中展示了核电设计、设备制造、核电站建造运行、核燃料循环技术、非动力核技术应用等内容。本届展会展出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是上届展会展出面积的两倍。是历届核工展中展出面积最大、展出内容最丰富的一届。
2008年的第十届核工展正值核工展举办20周年。展览会通过展板、视频宣册等形式对以往的历届核工展进行了全面回顾,反映了核工展与中国核工业同经风雨、共迎辉煌的历程。上任伊始的张德江副总理在各有关部委主要领导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展览。
为期4天的展览中,观众不仅了解到世界先进的核技术及相关的设备与产品,还有机会参与中外核技术交流会、聆听中外专家的精彩发言。其中有4大亮点值得特别关注。
——来自全球14个国家的91个核电及相关产业的知名厂商和来自国内的90多家企业与单位将参加展览,展出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是历届核工展中展出面积最大、涉及业务范围最广的一届;
——展会期间举行中美ASME核电标准讨论会、中法核电交流会、西屋核电技术交流会等8场次技术交流会;
——浙江省海盐县政府将设专门展台参与展览,这是地方政府首次作为参展方在国际核工展上亮相,作为秦山核电基地的所在地,其多年来取得的发展有助于增进公众以及各级政府对核工业的了解;
——这个有20年历史的展览会吸引了全球核能界的眼球,国际核领域的知名企业几乎全部参展。其中,快速发展的中国核工业被参展各方高度关注。
本届核工展在充分展示国内外核工业与核技术应用领域中的新技术、新产品的同时,还鲜明地展示核能工业安全、清洁、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形象,以增加广大公众对核能、核技术应用的充分理解、信任和支持,促进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原子能和平利用事业的发展。
随着国家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的出台,中国核电快速发展吸引了国际核能界的更多关注。在本次核工展期间,10场技术交流会全部是围绕中国核电发展而展开。法国核学会、加拿大原子能公司、西屋公司等单位的专家将与国内有关专家一起就核电技术合作、环境保护、设备制造、技术服务、标准制定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
2006年3月28~31日.第九届中国国际核工展在北京农业展览馆举行。来自16个国家的160多家厂商参展.全面展示了在核电发展及核应用技术等方面的实力和成就。展会展出面积近4000平米,为历届核工展之最。
中外来宾约1000人出席了开幕式。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孙勤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康日新致开幕词。展览会期间还组织了多场专题学术报告会.并召开了首次中国核电国产化论坛。
2006年的第九届核工展,正值俄罗斯年活动,俄罗斯原子能署派出庞大的代表团参展,两国核学会联合举办了中俄核能学术研讨会,这一活动受到国家科技部、国防科工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此届核工展期间,中国核学会秘书长傅满昌还接受了法国核学会颁发的杰出人士奖。
本届展览会分为国际馆和中国馆两个部分,历时4天。其间将组织11场专题报告会,并开展双边和多边的贸易洽谈。此次展览吸引了全球核工业界的主要供货商。来自法国、加拿大、俄罗斯、美国、日本、徳国等国的近70家外商,以及来自国内的60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在同一舞台上展示各国在核电发展及核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
2004年3月16日至19日,第八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在北京农业展览馆举办。来自全球核工业界的“大腕”齐聚北京,乘着中国核工业发展的势头,在阳春三月的北京掀起了一股推介当今世界民用核技术的热潮。
2004年的第八届核工业展览会是在我国核电首次纳入国家电力规划的大背景下举行的,政府部门、国内外公司、科研机构、新闻媒体对本次展览会给予了高度关注。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先后参观了展览会。
3月19日上午9时,江泽民同志兴致勃勃地来到秦山核电基地展台前,仔细观看了基地沙盘模型。当听说秦山核电站创造了国内核电站连续运行的最好纪录并安全运行1000天,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秦山二期核电站也已并网发电,还准备继续扩建两台核电机组时,他十分高兴。随后,他参观了核燃料元件厂和原子能科学院展台。当了解到我国已经能够自主生产所有核电站的燃料,原子能院产生过65位院士,为我国核科技事业培养了很多人才时,他表示满意。在国际馆,江泽民主席参观了加拿大、法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展台,并向工作人员询问国外核电发展的有关问题。在俄罗斯展台前,他仔细观看了田湾核电站模型,对该电站设计中高度重视安全性能的思路表示赞赏。
本届核工展分为国际馆和中国馆两个部分,展出面积达6000平方米。来自十几个国家的近70家公司参展,我国20多个省市的60余家单位参展。中核集团公司设计的展台“时光隧道”充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展示手段,并设置了温馨的会客厅,营造出适于商务洽谈的良好氛围。中核建设集团公司展台宽阔高雅,特别是为此次展览会制作的画册更是令人过目难忘。
上海市、四川省、黑龙江省核电办团队,以及核动力院、核二院、上海核工院、核动力所、宜宾核燃料元件厂、北京核仪器厂等核电相关单位,以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子能院、同位素公司等核技术研究与应用的相关单位的展台各具特色,全面地反映了我国核电设计、运行、核燃料生产以及设备、仪器制造的成就和努力,同时也向众人展示出同位素与辐射加工等核应用技术方面的科技成果。
国际馆的参展商来自法国、加拿大、美国、德国、英国、日本、韩国、俄罗斯、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全球核工业界的主要供货商悉数参展,重点展出各自先进的核技术及相关的设备与产品,包括核动力相关技术、核燃料制造、核废物处置和核仪器仪表等内容。在参展现场最抢眼的是法国AREVA集团的展台,25年来,他们已向大亚湾和岭澳核电站提供了4台机组,还积极向中方转让技术,使其服务于中方设定的自主化目标,这已在秦山二核项目中率先得到体现。
本次展览会吸引了两万多人到场参观,其间举办了12次报告会和多场双边和多边的贸易洽谈等商务活动。并开展来自法国、加拿大、俄罗斯、美国、日本、徳国等国的近70家外商,以及来自国内的60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在同一舞台上展示各国在核电发展及核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
2002年3月25日~29日,第七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在北京农展馆开幕。来自中国、奥地利、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斯洛伐克、瑞典、美国等国的130多家厂商聚首在此,交流技术,增进友谊,共同促进原子能和平利用事业的发展。全国政协副主席朱光亚,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张华祝,中央直属机关工委副书记伍绍祖,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李定凡、副总经理黄国俊,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总经理穆占英、副总经理时传清,国家科技部顾问黄齐陶,国家核安全局局长赵成昆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朱光亚、张华祝、李定凡为展览会剪彩。
李定凡在开幕词中说,本届展览会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第一次核工业展览会。这次展览会得到了各国核工业界的密切关注,这说明国内外仍然看好未来的核电与核技术应用市场,看到了核电发展的美好明天,看到了中国发展核电的巨大潜力。他说,核工业是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九五”期间,中国的核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今年将是中国核电建设的高峰期,年初已有两个核电机组提前投入运行,还有6个核电机组正处在建设的高潮之中,并将在3年内相继投运。“十五”末期,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8.7GW,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国产化项目也正在规刘之中,同时,中国的核技术应用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他希望本届展览会在充分展示国内外核工业与核技术应用领域中的新技术、新产品的同时,能鲜明地展示核能工业安全、清洁、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形象,以增加广大公众对核能、核技术应用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由中国核学会、中国原子能工业公司、北京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共同主办的本届展览会,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核电办团队、四川省核电办团队、秦山核电基地团队以及江苏田湾核电站、中国同位素公司等单位组成的国内展团,全面展示了我国核电设计、运行,核燃料生产,核设备、仪器制造以及同位素与辐射加工等核应用技术方面的成果和实力。秦山核电基地将秦山核电一、二、三期集中在一起整体展示,是此次国内展厅中规模最大的展台。
展览会期间,由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与核动力院所作的专场报告被安排在专题报告中,这在前六届核工展中从未有过。不料想,这场专业性强、技术性专的中国专场学术报告会出现了听众爆满的场面,来者中有不少是国外参展企业的技术人员。
本届展览会中,国外参展商也组织了较为强大的展团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法国展团由法国原子能委员会、 AREVA集团、法国电力公司和代表十几家法国中小企业的法国核设备制造行业协会组成;加拿大展团由加拿大原子能公司以及7家企业组成;俄罗斯展团由俄罗斯原子能工业部组织的十几家企业组成。此外,世界核领域著名的西屋电气公司、英国核燃料公司、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德国核设备运输服务公司、日本东芝公司等也都参加了展览。
2002年7月,中国核学会与江苏省连云港市改府共同协助田湾核电公司主办了“田湾核电展览”。通过图片、模型、声光电手段,介绍了核电基础知识、核电站基本原理、中国核电发展状况及田湾核电站安全技术特点等内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000年3月20日~24日,第六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在北京农业展览馆开幕。本届展览会有来自法国、美国、英国、徳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的70多家外国公司参展。国际馆展出面积约3000平方米,展出内容包括核动力及设备、核仪器仪表、核燃料制造、核废物处置、核电站运营及管理、各种先进的核电站等世界最新技术和产品。由于目前世界许多核电公司合并,一些公司组成跨国的团队参展,如西屋、西班牙SEPI和三菱重工,ABB和韩国重工,GE和东芝等,重点展出各自具有竞争力的先进核电技术。法国的EDF、 FRAMATOME、CEA、 COGEMA及一些核设备制造中小企业组成法国展团参展。
中国馆展出面积约2500平方米,我国的核电公司,核设备及仪器制造厂家,核科研、设计、生产等近60个单位参加展出。新组建的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首次参展。这次展览较全面反映我国核电设计、运行以及核燃料生产和设备仪器制造的成就和能力。为了更好地展示核能、核技术和平利用的全貌,本届展览会把同位素与辐射技术的应用作为展览会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中国馆内设有同位素与辐射加工产业展区,中国同位素公司、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和一些公司、厂家参展。清华同方公司、北京华力兴公司展出了利用辐射等先进技术研制成功的大型集装箱检测系统,常熟电缆厂展出了辐射交联电力电缆。此外,还有一些同位素产品和仪器仪表都是第一次参加核工展。
展览会期间还将组织十多场技术交流报告会,并开展双边和多边的贸易洽谈。
从1989年开始,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每两年举办一届,参展的中外厂商逐届增加,世界著名的核工业厂商大都来参展,技术交流、贸易洽谈均富有成效。该展览会受到国内外有关部门和核工业界、核科技界的重视,成为中外技术交流,国外先进技术、先进设备进入中国核电、核技术市场的重要渠道,也为我国产品走向世界提供了良机。本届展览会通过向观众展示世界最先进的设备和产品,交流最新的先进技术,进一步促进核电和核科技各领域的中外技术交流与贸易合作,増强我国核工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核电设计的自主化、设备的国产化,进一步促进同位素与辐射技术的产业化,更好地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同时也向公众全面介绍核电是一种安全、清洁的能源,以及核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北京的三月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中外核工业界的一次盛大聚会在此时节举行。由中国核学会、中国原子能工业公司、北京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共同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于1998年3月23日~27日在北京农业展览馆开幕。此次展览有法、美、英等10多个国家的80多家公司参加,世界著名的核电公司大都前来参展,法国还组成了国家展团,俄罗斯也组织了较大展团参展。外国馆展出面积约3000年方米,展出内容有各种先进的核电站、核动力设备、核仪器仪表、核燃料制造、核废物处置等世界最新技术及产品。中国馆是历届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中国馆展出面积为1500平方米,“九五”期间的核电工程项目,核电设备及仪器制造,核科研、设计、生产、应用等各方面共60多个单位参加展出,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核电设计、运行以及核燃料生产和设备仪器制造的成就和能力。
为了通过展览会进一步促进核领域的中外技术交流与合作,紧密跟踪国际核电技术发展的趋势,展览会期间还将举办20场近60个专业的技术报告会,参展厂商将介绍各自最新的技术和产品。
1996年3月25日至29日,由中国核学会、中国原子能工业公司、北京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共同举办的96,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在北京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举行。来自法国、俄罗斯、美国、加拿大、英国、韩国、日本等12个国家的80多家公司和我国秦山核电公司、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事业单位参加展出。
在由我国举办的国际核工业展览会中,这次是第4届,而且是规模和阵容最强大的一届。在法国展团中,几乎囊括了所有重要的法国核工业机构和公司,其中包括法国原子能委员会、法国核工业制造协会、法国电力公司、法马通公司、高杰马集团等。以俄罗斯原子能工业部原副部长为团长的俄罗斯展团包括了16家公司。英国核工业协会有9家公司参展,英国通用电气公司阿尔斯通电力公司和英国核燃料公司还有独立展台。美国参展的有西屋电气公司、通用电气公司、ABB公司等。加拿大展团中包括加拿大原子能有限公司等著名公司。
在我国的参展单位中,还有核电秦山联营公司、岭澳核电有限公司、辽宁核电有限公司筹备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核工业第四研究设计院、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中国同位素公司、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四○四厂、宜宾核燃料元件厂、北京核仪器厂、西安核仪器厂、苏州阀门厂等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企事业单位。
在本届展览会期间,中外专家在核电技术与管理、核仪器应用、核燃料制造等方面共进行了13场技术交流活动。所有这些,对于促进中外先进技术交流、扩大我国在核工业和核电方面的国际合作、宣传核技术的和平利用等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全国政协副主席朱光亚、秘书长朱训,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总经理蒋心雄、副总经理李定凡,北京市副市长陆宇澄,以及法国和俄罗斯的驻华大使等出席了本届展览会的开幕式并剪了彩。
1994年3月25日,由中国核学会、中国原子能工业公司、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北京市分会联合主办的“‘94,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隆重开幕。参加本届展览会的外国公司有:法国、美国、德国、奥地利、意大利、加拿大、韩国、日本和英国的32家公司。其中著名的有法国的法马通公司和法国电力公司,美国的西屋公司和奥泰克/伯托核仪器部等。他们向中国展示了国际20世纪90年代和平利用核能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同时还提供了“机器人在核电厂中的应用”、“先进的坎杜燃料循环”、·“韩国核电计划和核工业介绍”、“核仪器的最新进展及应用”等专题技术报告。
参加本届展览会的我国企事业单位有31家。其中包括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所属的秦山核电公司、核电秦山联营公司、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国核仪器设备总公司,以及清华大学等。他们展示了近年来我国核工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本届展览会主办单位的负责人之一边庆全对记者说,我们搞这样的展览会已是第三届了,目的是希望通过展览中外核技术和平利用的成果,为中国提供了解国际核技术新发展的机会,为外国提供向中国介绍新成果的途径,以增进国际核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另一位负责人徐鸿桂说,本届展览会比以往的规模要大。加拿大和韩国展团第一次参展。主要的技术领域集中在核电堆型、工程设备、核燃料循环、元件制造、废物管理、核设施退役、核仪器仪表、环境监测、核材料运输和同位素及其制品等几大方面。
中核总、北京市、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协、国家核安全局、国家环保局、国家计委核电办、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和主办单位的负责人,国际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 Machi先生以及有关国家驻华使节等出席了开幕式。
香港核技术展览会开幕典礼,主席台就坐的左起依次为:中国科协副主席陈绳武、,中国核学会秘书长吕广义,香港科协促进会何综泰教授,香港科协促进会陈耀华教授
1986年4月,苏联发生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香港百万人签名反对建造大亚湾核电站。为解除香港居民的顾虑,保证大亚湾核电站顺利建设,应香港科技协进会题请,核学会组织专家组和展团赴港展出,接待观众8万人次,编印了大量科普资料,组织了多次的讲座和讲演。在北京和一些省、市展出时还组织了核医学现场服务,为观众进行放免检查,很受欢迎。
原子核科学技术展览在南京展出,图为工作人员合影 1983年10月,由中国科协、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核工业部共同主办,中国核学会具体承办的“全国原子核科学技术应用展览会”在北京展出,接待观众75000人次,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参观了展览,高度赞扬核技术所取得的成果。
展览会宣传了核事业的成就及核科学技术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各方面的好评,接着又应邀到郑州、广州、深圳、南京巡回展出。根据李鹏同志的指示,充实了展览内容后,1986年再次由中国核学会组织到沈阳、太原、福州、杭州等地展出。
展览会宣传了核事业的成就及核科学技术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各方面的好评,接着又应邀到郑州、广州、深圳、南京巡回展出。根据李鹏同志的指示,充实了展览内容后,1986年再次由中国核学会组织到沈阳、太原、福州、杭州等地展出。
1982年11月,中国核学会和四川核学会联合举办“原子核科学技术应用展览会”接待观众6万多人次,开展了技术服务,科技咨询活动。同时还开展了技术服务、科技咨询活动,很多观众在留言簿上写下了热情洋溢的话。